NOV15~DEC 15 ,2021
人權系列展覽──孫理蓮的星空.青稞離土.活成香港?
【展覽資訊】
I 展覽主題:人權系列展覽──孫理蓮的星空.青稞離土.活成香港?
I 展期:2021年11月15日-12月15日
I 時間:每日上午10:00-17:00(週一休展)
I 地點:成功大學圖書館B1藝術走廊
展覽主題一
I 主題:孫理蓮的星空
I 策展人:劉南芳
I 策展執行:臺灣敘事力協會
I 展覽內容:
本展覽呈現及記錄孫理蓮1950年代起在臺灣展開的醫療行動,包括收治漢生病人的樂生療養院;臺東花蓮地區原住民肺病療養所、瑪利亞病房;及臺南北門烏腳病醫療所;展出包含照片、書信手稿及芥菜種會保存相關紀錄片等,以孫理蓮所留下之中英文書信作為她跨越邊界、深入臺灣的記憶再現。
展覽主題二
I 主題:青稞離土
I 策展人/攝影師/文字工作者:邱宗怡(紀實影像工作者)
I 共同展出:吉賽 格勒尼瑪(流亡詩人)
I 展覽內容:
這是一趟離家的旅程,但只開放單行道。藏人從達賴喇嘛被迫離開西藏、流亡印度開始,陸續已有十幾萬人踏上這條單行路,從此無法自由回家,甚至,自由移動。在這趟單行旅程中,青稞種子踏過他鄉土地,用混合多元文化的雜食營養,在無土的嚴苛環境下成長。他們是否長出了離土而生的能力,插枝嫁接成為--新品種青稞?展出的影像來自旅人的眼睛,再以詩嘗試雙聲發話,藉由藏語翻譯與聯展,旅人發問而漂泊者說。
展覽主題三
I 主題:活成香港?
I 策展人:黃玟寧(6五3書法設計工作室設計師、創辦人) 嚴慧詩(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生,在臺港生)
I 展覽內容:
這是一場行動,也是一場溝通--臺灣朋友與在臺港人之間的對話。除了書寫香港記憶,也希望能重思新一波移民現象。臺港的接近讓兩地人認為雙方的文化/語言/文字相似,彼此熟悉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作為遊客的熟悉,與成為鄰居的熟悉,有何不同呢?透過對話,期能減少這波移民潮下的誤解與衝突。未來港人也許都會帶著2019年的傷,而臺灣社會曾經歷的政治暴力,或能為這些創傷帶來一些啟示。展覽既是工作坊的書寫與故事,也將邀請觀展者一同加入,以對話茁壯理解。
I 展覽主題:人權系列展覽──孫理蓮的星空.青稞離土.活成香港?
I 展期:2021年11月15日-12月15日
I 時間:每日上午10:00-17:00(週一休展)
I 地點:成功大學圖書館B1藝術走廊
展覽主題一
I 主題:孫理蓮的星空
I 策展人:劉南芳
I 策展執行:臺灣敘事力協會
I 展覽內容:
本展覽呈現及記錄孫理蓮1950年代起在臺灣展開的醫療行動,包括收治漢生病人的樂生療養院;臺東花蓮地區原住民肺病療養所、瑪利亞病房;及臺南北門烏腳病醫療所;展出包含照片、書信手稿及芥菜種會保存相關紀錄片等,以孫理蓮所留下之中英文書信作為她跨越邊界、深入臺灣的記憶再現。
展覽主題二
I 主題:青稞離土
I 策展人/攝影師/文字工作者:邱宗怡(紀實影像工作者)
I 共同展出:吉賽 格勒尼瑪(流亡詩人)
I 展覽內容:
這是一趟離家的旅程,但只開放單行道。藏人從達賴喇嘛被迫離開西藏、流亡印度開始,陸續已有十幾萬人踏上這條單行路,從此無法自由回家,甚至,自由移動。在這趟單行旅程中,青稞種子踏過他鄉土地,用混合多元文化的雜食營養,在無土的嚴苛環境下成長。他們是否長出了離土而生的能力,插枝嫁接成為--新品種青稞?展出的影像來自旅人的眼睛,再以詩嘗試雙聲發話,藉由藏語翻譯與聯展,旅人發問而漂泊者說。
展覽主題三
I 主題:活成香港?
I 策展人:黃玟寧(6五3書法設計工作室設計師、創辦人) 嚴慧詩(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生,在臺港生)
I 展覽內容:
這是一場行動,也是一場溝通--臺灣朋友與在臺港人之間的對話。除了書寫香港記憶,也希望能重思新一波移民現象。臺港的接近讓兩地人認為雙方的文化/語言/文字相似,彼此熟悉,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作為遊客的熟悉,與成為鄰居的熟悉,有何不同呢?透過對話,期能減少這波移民潮下的誤解與衝突。未來港人也許都會帶著2019年的傷,而臺灣社會曾經歷的政治暴力,或能為這些創傷帶來一些啟示。展覽既是工作坊的書寫與故事,也將邀請觀展者一同加入,以對話茁壯理解。
上圖:開幕式合影。
上圖:開幕式合影。
上圖:開幕式致詞。
上圖:開幕式致詞。
上圖:開幕式致詞。
上圖:開幕式現場。
上圖:開幕式現場。
上圖:開幕式現場。
上圖:孫理蓮星空策展人劉南芳。
上圖:青稞離土策展人邱宗怡。
上圖:活成香港策展人黃玟寧。
上圖:活成香港策展人嚴慧詩。
上圖:展覽導覽。
上圖:展覽導覽。
上圖:展覽導覽。
上圖:活動現場。
上圖:活動現場。
上圖:活動現場。
上圖:開幕式活動現場。
上圖:開幕式活動現場。
上圖:開幕式活動現場。
上圖:開幕式活動現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