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牛車到五分車—來蔗走走
【活動主旨】
甘蔗不僅是製糖的重要原料,更是臺灣經濟由農業轉向工商業的關鍵要素。根據史料記載,在荷蘭人來臺以前,臺灣已有甘蔗的種植。從荷蘭、明鄭、清治、日治到戰後時期,歷經多代殖民及統治政權,蔗糖一直作為臺灣重要的對外貿易商品。自日治時期起,糖業不僅躍升為治臺的主要方針與經濟支柱,也為臺灣近代工業化打下基礎;而國民政府遷臺後,糖業更成為了打造「經濟奇蹟」的原動力。
糖業是 1960 年代以前臺灣第一大經濟來源,約佔總生產額之七成,為臺灣 20 世紀初期工業之開端,更帶動了臺灣中南部諸多城鎮與社區之新生。不僅如此,臺灣鐵路網之形成也與糖業發展密不可分。建於日治時期(1910 年)的烏樹林糖廠曾是遠近馳名的白糖產地,在日治時期曾因生產的糖品質優良且風味獨特而獲得日本皇室採用,有「御用糖」之稱號;而轄屬的烏樹林車站是早期台南縣後壁、白河、東山與新營五分車鐵道連結的樞紐,也是南北平行預備線之重要一環,除了甘蔗運輸,更作為運輸煉糖所需石灰原石的調度中心。場內曾有各式糖業鐵道的車種,除載運甘蔗、糖包、石灰原石的運輸車型,還有載運通勤族的客車及維護鐵道行車安全的巡道車。
如今的烏樹林文化園區內,不僅存有百年來與鐵道相關的各式史料及物件,更設有「鐵道動態故事館」,以等比例的動態鐵道模型還原 40 年代烏樹林營業線、原料線、場站設施、製糖農工運輸的在地故事,重現早年糖業鐵道各式車輛與場景。本次活動將透過一系列的糖業歷史講座與鐵道走讀,踏查五分車的軌跡,尋訪糖業鐵道的文化與記憶。
【活動資訊】
主題︱從牛車到五分車—來蔗走走
時間︱112年9月23日(六)8:45~16:30
地點︱臺南市後壁區烏樹林休閒園區
主辦單位︱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
協辦單位|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、踏溯台南
主講人︱ 陳文松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)、許乃懿(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監事、新營社區大學講師)、林大偉(烏樹林休閒園區導覽員)
【主講者簡介】
陳文松,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、成功大學博物館副館長。專長為臺灣近代史 、殖民政策史 、區域文化史 、教育社會史研究。著有〈從「總理」到「區長」:與日本帝國「推拖頑抗」的武秀才洪玉麟――以洪玉麟文書(1896-1897)為論述中心〉、〈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、「流毒」及其對應〉等。
許乃懿,鐵道文化研究者及家庭醫學科醫生,自小喜歡小火車,從事糖業鐵道研究及文化推廣逾四十年。目前任職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監事、新營社區大學講師,著有《台灣糖鐵攬勝》一書。
【延伸閱讀】
臺南烏樹林休閒園區|
糖的過去與現在|
臺灣百年糖紀|